一位妈妈来到心理咨询室,向咨询师倾诉:自己的儿子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自己都快愁死了,再这样下去孩子的一生岂不是没希望了,并且因此感到失眠,烦躁,整天唉声叹气,说着说着就开始抹眼泪……像这种情况,咨询师究竟该帮谁,是眼前这位母亲,还是那个调皮捣蛋的儿子?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那就是心理上遇到了问题,并且为此深感痛苦难过,但是却把原因常常归罪于外界,觉得是外在的环境,外界的人造成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外界的人和事物都只不过是造成人痛苦的诱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真正的矛盾和冲突来源于人的内心。
倘若无法觉察和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为了消除痛苦而采取的行动永远都是治标不治本。
放到上面的案例上来说,在这次咨询中当事人是母亲,她自己内心感到痛苦,所以咨询师首先要帮助的是她本人,而不是那个不爱学习的儿子。因为痛苦的是她,而不是她的儿子,所以她应该做出改变。
虽然儿子的状况是引起她内心冲突的诱因,但真正决定情绪好坏的开关在母亲的内心,她内心认为孩子必须要学习好,否则人生就没戏了。因为这样绝对化的观念导致她无法接受孩子的现状,所以才产生种种不良的情绪。
何况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改变自己容易,想改变别人很难。因为任何人都不想被人强迫和限制,这是人的本性,所以很多时候,面对问题,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改变自己。在改变自己的基础之上去尝试影响他人做出改变,所以谁痛苦谁就要做出改变。
其实不仅仅是心理咨询中一个重要的原则,也是生活中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当我们内心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感到痛苦时,首先应该改变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Good reputation, courteous service, professional matters to professional people to do
点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