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过一句很有趣的话:
这个世界不属于80后,也不属于90后,更不属于00后,那属于谁呢?
属于——“脸皮厚”的!
还真是话糙理不粗,一语中的,脸面,向来是很多人最重视的一样东西。
切·格瓦拉说:“当你知道了面子是最不重要的东西时,你便长大了。”
年轻时的黄渤,在拍一个富有喜感的片段时,他按照导演要求表演得滑稽搞笑,拍一条就过了,可他闲下来后,觉得不对劲儿,想找导演重拍。
导演瞪大眼睛问他:“哪里不妥?”
他认真地说:“那不是喜剧,而是闹剧。”
导演白了他一眼说:“剧本怎么写,你就怎么演。”
在导演面前碰了壁,他又去找编剧。结果编剧不耐烦地说:“导演都没说什么,你起什么哄?”
接连受到两个人的冷眼相待,脸皮薄的早都偃旗息鼓了,黄渤还没放弃,晚上他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条上,塞进导演房间门缝里,第二天一早,导演找到他说:“你小子居然真能把喜剧和闹剧分清,就冲这一点,我重拍那段戏。”
原来,黄渤在纸条上写的一句话打动了导演:
“闹剧和喜剧其实只有一线之隔,最大的区别就是,闹剧里没有认真,也就没有了意义,而喜剧是一个人特别认真地去做在别人看来特别傻的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电影上映后,他的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更多的橄榄枝抛向了黄渤。
很多时候,机会往往垂青那些愿意厚着脸皮再多争取一次的人,舍得下脸面,才能在成功的路上更进一步,黄渤的“厚脸皮”,不是不知羞耻,而是他明白艺术的真谛远比浅薄的脸面重要。
一个格局大的人正如此,不在乎他人的评价,只对自己的事情拼尽全力,这是他变强的开始。
项羽乌江自刎,众人劝他再坚持一下,他觉得无言愧对江东父老,“富贵不还乡,犹如衣锦夜行”。
我打了那么多次胜仗,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输一次,我的颜面扫地,怎么面对世人的眼光!所以他抹了脖子,为了脸面而死。
竞争对手刘邦,跟项羽打仗那是交手必败,但他有一点好,我打不过你就跑,管你什么吃瓜群众的眼光,败而不馁,最后赢得了天下。
脸皮薄,怕人说,怕人看,渴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往往会扼杀你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渴望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可以被人理解,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殊不知二八法则决定了社会上平凡的人永远占多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如果每个人都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么样子。
无畏别人否定的目光,勇于追求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一种内心强大的表现。倘若我们总是怀有一颗玻璃心,承受不了丝毫旁人的指责,那么生活中任何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压垮我们脆弱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
活在这世上,要多点勇气,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儿,放下输赢和脸面。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Good reputation, courteous service, professional matters to professional people to do
点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