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与许久未见的好友July约饭,她神采奕奕地和我讲起工作上的开心事:上个月有三篇稿件被单位评为“一周最佳”;上一季度拿到最高绩效奖金……
July是个90后姑娘,看着她得意洋洋的样子,我不由地想起那个两年前刚刚参加工作的她:
那时,我时不时接到July带着哭腔的电话:我的稿件改了五遍了,主编还不满意,还说我学了这么多年新闻学怎么连个人物通讯也写不好。
那时,July常常和我抱怨:我们主编太“残忍”了,错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也要上纲上线地骂我半天。
那时,在凌晨三四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修改稿件的July,甚至十分肯定这位主编一定是和自己有仇。
所有的这些,这位把“当一名好记者”作为人生奋斗目标的姑娘曾被逼到几乎要放弃梦想了。
谁的职场不委屈
谁在职场不挨骂
人生在世,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包括在职场中,同时谁也有挨“骂”的时候。
别说职场菜鸟懵懵懂懂错误多,就是职场老司机也难免做错事、说错话,更何况一个职场人不可能总是做着一成不变的事情走完职场全部的路,但凡接受新的挑战,错误就会在所难免。 其实,有时候也不一定是错误。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管一个人资历深浅,大概身边总有人在某方面强于自己,也就是说,总有人在某方面可以给予自己更加高明的指点。
然而,毕竟忠言逆耳,所以纠错、指正、批评等,这些声音往往携带着一些让人不太愉悦的因素在其中,更别说这些话被那些脾气稍微暴躁一点的或者态度稍微恶劣一点的人说出口。
我之前的一份工作,同事中有不少供职超过十年及以上的同事。有一次,一位年过40、被我们尊称为老师的前辈,因为在用键盘输入时,不小心敲错了某位领导人的名字并进行了传播。
虽然网络媒体拥有可以随时修改的便利条件,但这位老师还是在近百人参与的全员大会中被“骂”了。
领导显然有些愤怒:“干了多少年了,还犯这种低级错误!”说实话,作为旁观者的我,当时都觉得“太不给面子了吧”。
面子不值得一提
要努力争取不被骂的资格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在职场这个江湖中,对大部分人来说,谁还没挨过几次“骂”呢?
如果挨了骂,内心就凄凄惨惨,脸上就悲悲切切,那是不可取的。挨了骂就觉得脸上挂不住,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或者想从此一走了之,那是典型的逃避思维。
我以前在某个互动社区读过一个故事:某制作公司老板刚入行时做的是制片助理,有次要拍摄一支威士忌广告影片,他的工作是负责把水晶酒杯送上来。
结果他出场后却犯了一个错——没戴手套就直接拿起擦得铮亮的酒杯。
酒杯落下,导演便开始了近10分钟的谩骂,因为导演认为他的低级错误浪费了团队人员的时间。
他觉得自己被羞辱了,甚至气到发抖,然而错在自己,即使对方不讲情面,自己也只能忍气吞声,更何况自己还想干下去。
最后他听从同事的劝说转移了情绪: “人不会因为被羞辱而变得更差,也不会因为被称赞而变得更好,重点是要诚实检讨自己的不足,争取不被骂的资格。”
如今,他已成为一家公司的老板,说起当年的事已经十分释然:当年被骂的时候,肯定没面子,但是面子重要吗?真的不重要。
你的面子是最没有价值的东西,而你的能力,包括尽量不犯错误的能力以及可以把事情做到最好的能力才是你真正应该追求的价值。
说不得、骂不得,受点委屈就要破碎一地的玻璃心,是经不起职场的摔打的。
直面让你丢面子的事,并从中吸取教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未来才会有人真正顾及你的面子。
在被骂中成长
有人“骂”是一种幸运
在生活中,我们常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两旁人。仔细回想一下,我们从小长到大,挨得最多的“骂”多数情况是来自于至亲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最敬重的老师、比较在意你的老板。
这些人“骂”我们,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他们对你充满信任,认为你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但你现在做得不够好,“骂”你是为了警醒。
他们对你寄予厚望,虽然你已经做得很好,但希望你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骂”你是为了鞭策。
他们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发现了你不该犯的错误或者发现你即将走上弯路,“骂”你是为了止损。
不管是哪一种“骂”,这些最终会促使我们进步的“骂”,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福气。在职场,也是如此。
我的那位朋友July,在那些反反复复的、或轻或重的“骂”声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第一篇不需要修改就可以上版的稿件、第一篇被评为“一周最佳”的稿件、第一次被领导派去参加重量级活动报道时的骄傲……
而正是那些她当时难以接受的“骂”,才成就了她的快速成长和进步。而相反,没人“骂”你很有可能是你的不幸,当然除去那些真的牛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极致、还不会犯错误的人。
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那么没人骂你也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你现在正在止步不前,不仅没有犯错的机会,你连进步的机会都没有。
你身边没有什么看好你的人,他们任凭你肆意堕落,却没人愿意拉你一把。
“听不到负面声音,没人批评指点,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处在一个黑暗的房子里,乱闯乱撞,却始终找不到出口。”这是他现在的感受,“以前被骂的时候也气得牙痒痒,现在没人管了,反而怀念当时有人愿意骂你。”
“能扛住骂是一种能力”
皮实是职场护身铠甲
可能有的人会说,不是我们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点,但是帮助别人进步也不一定非得以“骂”的方式啊,完全可以斯文礼貌地予以指点教育嘛。
这话没错,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是,我们无法决定别人采用哪一种方式来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自己的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别人的方式,让自己变得强大,让自己不再玻璃心。
“能扛住骂是一种能力。”这是甲骨文台湾区前总经理李绍唐说过的一句话。不害怕被骂、经得起折腾,是行走江湖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也是保护你自己的一副铠甲。
曾担任过阿里巴巴集团CPO以及蚂蚁金服集团董事长的彭蕾,在分享阿里对人才的要求时,“皮实”就是其中之一。而在我看来,皮实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论外界的状况如何恶劣,都无法伤害到你。
当有一天,你变得真正强大,不仅包括精神上的强大,也包括能力上以及成就上的强大,你再回头看那些曾经挨过的“骂”,或许你想发自内心地对那些“骂”过你的人说一句:谢谢你骂我。
(作者:陶米)
Good reputation, courteous service, professional matters to professional people to do
点我咨询